衛武營所在地在19世紀時為熱帶動植物遍布的沼澤地,因而成為平埔族的獵場;日治晚期太平洋戰爭時
編列為陸軍步兵連隊基地,戰爭結束後,國民政府除延續軍事用途外還設置漢聲廣播電台,然而,隨市區不斷擴張,營區的存廢便為1970年代高雄市的重要議題,時至1979年,軍方決議衛武營區不再續為
軍事用地,於2003年變更為公園用地,2007年文建會提出衛武營文化藝術中心計畫,由荷蘭的麥肯諾
及羅興華建築師事務所共同投標並贏得首獎,自此衛武營區由昔日半廢棄狀態的軍營轉變為自然生態與
藝術文化並存的都會公園。
法蘭馨.侯班以融合地景地貌的建築理念為設計主軸。從園區內茂密的榕樹為靈感,以「有機」
與「開放性」為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定調。建築量體將榕樹意象轉化為建築造型,透過樹林間隙正負空間體現在曲面與空間穿透性上。今日衛武營都會公園不僅是國際藝術中心,也提供市民假日休憩及市集的聚集地。